分布在我國西南、中南地區(qū)的苗族,具有獨特的飲食風(fēng)俗。苗民以糯米為貴,將糯米作為豐收和吉祥的象征。喜酸辣,有“無辣不成菜”之說;喜吃狗肉,但有一部分苗族不吃狗肉;喜飲酒,飲酒如飲茶,遇上宴會則必盡醉方休。
苗族民眾嗜好酸味,自古以來便有“秤不離砣,苗不離酸”的說法。他們自己亦稱:“三天不吃酸,行走腳不穩(wěn)?!彼麄兂缘牟祟愔校瑤嵛兜恼及霐?shù)以上,曾有“無菜不腌,無菜不酸”的描述。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,統(tǒng)稱酸壇,蔬菜、魚、肉、雞、鴨都喜歡腌成酸味食用。
苗家將腌魚、腌肉、腌菜的壇子均置于堂上或地樓之墻,富裕家庭腌魚、肉、菜的壇子為數(shù)甚多。生人入門,觀壇多寡,家之有無,可不問而知。
酸菜
苗民們到了蔬菜淡季,多食用當(dāng)家菜。所謂當(dāng)家菜,是指青菜酸、辣子酸、蘿卜酸、豆莢酸、蒜苗酸等腌酸菜。
苗族的酸菜味鮮可口,制作方便。將收割下來的青菜、白菜、韭菜、蘿卜等洗凈曬干,切細(xì),調(diào)糯米粉、糯米飯或米湯、辣面、鹽水等與菜拌勻腌于壇內(nèi)即成。生食可作勞作午餐的下飯菜,冰雪封凍時節(jié)可開湯就食。平時煮新鮮蔬菜或瓜豆,摻與酸菜或酸湯,食后既可健胃生津,又可清火祛熱。暑天將酸菜開成清湯或?qū)⑸岵伺菀詻鼍?,是十分可口的解渴飲料?/p>
苗族酸菜(圖片來自中國網(wǎng))
酸肉
酸肉的制法是先將鮮肉切成大塊,然后一層肉、一層鹽,層層相壓。三天后生鹽溶化浸入肉內(nèi),再燒些糯米飯同甜糟酒混合,和肉塊一起擦搓,最后放一些辣椒粉及其他配料,把壇口密封,倒撲于淺水盤內(nèi),使之不通空氣。經(jīng)兩周后,略變酸性,食之可口,美味異常。
酸魚
苗鄉(xiāng)雖無大河,也有魚食。土魚(俗稱蠢魚)產(chǎn)量甚多。生于田間,易于蓄養(yǎng)。如在春季二三月將秧、魚分種,至秋季七八月間,每條魚長至半斤、一斤、斤余不等。如果長到一兩年,小的可長至一兩斤,大的可達三四斤。
每逢初秋時節(jié),苗家人競相腌酸魚。他們從田間或河里捕回鮮魚,剖腹去內(nèi)臟,加入食鹽、辣椒粉、拌勻后腌兩三天,然后放進壇子內(nèi),一層魚加一層糯米粉、包谷面,密封半個月左右即成。有的苗家將魚鹽漬三五日,曬干后往魚肚內(nèi)裝滿半熟的小米或粗米粉,然后裝入壇中,密封壇口,倒置淺水盤內(nèi)。經(jīng)半個月后鹽浸透,性變酸,色澤橙黃,肉質(zhì)酥嫩,取出生食,未聞腥臭,且酸香可口,津津有味。
苗家腌魚(圖片來自百度經(jīng)驗)
咂酒
苗族釀酒歷史悠久,從制曲、發(fā)酵、蒸餾、勾兌到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,酒的種類有多種,其中咂酒最有特色。咂酒是以糯米、小麥、高粱、小米、稗子為原料,上鍋蒸熟,然后用酒藥攪拌均勻,晾曬一下,略噴水分,然后放入甕中,置于火旁發(fā)酵,溫度保持在60℃左右,一晝夜后即由酸變甜。隨即把壇甕搬離火邊,用豬膀胱皮封住甕口,放陰涼處貯存待用。
咂酒酒液黃亮有光,香氣濃郁,口感醇厚。適當(dāng)飲用可增進食欲,幫助消化,消除疲勞。
飲用時,將甕口打開,注入開水(冬季用溫開水,夏季用涼開水),然后插入竹管吮吸。竹管以水竹為佳,竹管的長短以甕壇的大小而定,無節(jié)者最佳;如果有節(jié),則事先打通。飲時,在場者沿酒甕圍坐一圈,由年長者最先飲,然后再由左而右,依次輪轉(zhuǎn)。酒汁吸完后可再沖入涼(溫)開水,直至淡而無味時為止。咂酒一經(jīng)開壇,剩酒無論濃淡,均不再飲用。
苗家咂酒(圖片來自騰訊·大蘇網(wǎng))
關(guān)于咂酒,苗族地區(qū)還流傳著這樣的故事:清末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與洪秀全鬧別扭后,領(lǐng)兵入黔,路過大方時,在與六寨苗族同胞歡聚共飲咂酒,他趁酒興,即席作詩一首:“千顆明珠一甕收,君王到此也低頭,五岳抱住擎天柱,吸進黃河水倒流?!薄懊髦椤?,是指浮在酒水上的氣泡,也叫縹蟻?!暗皖^”,是說低頭咂飲。“五岳”、“擎天柱”分別指雙手和吸管。詩寫得很有氣勢,把咂酒的風(fēng)情和豪壯的氣氛,描繪得形象而生動。
參考資料:
1.姚偉鈞、方愛平、謝定源著:《飲食風(fēng)俗》,湖北教育出版社,2001年。
2.中國網(wǎng):《苗族酸菜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