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古事為客家人鬧元宵的盛大活動,在福建連城、永定縣區(qū)盛行,尤以連城羅坊蔚為壯觀。相傳,昔日羅坊常鬧旱、澇兩災,當?shù)亓_氏十四祖才徵公為清朝舉人,曾任陜西寧州知府,湖南武陵縣知縣,卸任返梓時,就把流傳在湖南的走古事移授鄉(xiāng)梓,以祈風調(diào)雨順、國泰民安,兼興民間娛樂活動,相傳至今。
當?shù)鼐糯蠓孔?,各出一棚古事。每棚古事由房族挑選身體健壯、膽量大的十歲左右男童兩名,按戲劇內(nèi)容裝扮,勾畫臉譜,身著戲袍,一名扮主角,一名扮底座的護將。領(lǐng)先的一棚古事是天官、武將,后面依次排列李世民、薛仁貴、劉邦、楊六朗、楊宗保、高貞、梅文仲、劉備、孔明、周瑜、甘寧等。每棚須用22名抬夫。因競走激烈,要三班輪流替換,故一棚古事就要66名抬夫。
走古事,著重于“走”。他們把三太祖師菩薩轎、彩旗、寶傘置于中間,古事列隊抬在外圍,奔走在約400米的橢圓形的跑道上。每跑兩圈,就休息十分鐘,養(yǎng)精蓄銳。鳴一響神銃為號,又開始下一輪競賽,如此重復四輪。第五輪改跑為游,走“剪刀校”形(即剪刀把的字形)。第一圈順走,第二圈逆走。此輪不限定圈數(shù),直走到抬夫精疲力盡,讓領(lǐng)先的天官棚古事同第二棚古事脫節(jié),方可鳴數(shù)響神銃走出屋背山坪,進村中街道,游回本房宗祠。這第一次走古事才告結(jié)束。
每年春節(jié)正月初三、初四,房族內(nèi)挑選的抬古事的男丁青壯年就要上山去劈蘆箕草,鍛煉腳力。到農(nóng)歷正月十二日開始三天齋戒,十三日晚凈浴,更新內(nèi)衣,十四日上午十點許,穿上紅衫,打紅綁腿,腳著紅帶子新草鞋,抬著古事,以天官領(lǐng)路,后繼的有三太祖師菩薩轎、萬民寶傘、彩旗、十番鼓樂隊,一路鳴神銃助威,來到羅坊的屋背山坪。在數(shù)以萬計的鄉(xiāng)民和來客的圍觀中,一個個精神振奮,呼喊著“嗬!——嗬!”聲開始競賽,戮力奔走。
第二次是農(nóng)歷正月十五日上午,分上、下半闕。上半闕仍依十四日走法,至過午一時許,古事列隊從“方龍橋”下河床。鼓樂隊先互相潑水透濕,然后三響神銃,古事棚蜂擁下水,逆水而走。除天宮一棚不能超越外,后棚超前棚,則視為吉利。于是抬夫拼力而為,爭先恐后,不顧天寒水深、河石苔滑,跌倒了再爬起,情緒異常高昂,至下午三時許,一年一度的走古事才在高潮中落下帷幕。
走古事,則被稱為閩西客家人的 " 狂歡節(jié) ",是羅坊人幾百年來綿延相傳的元宵文化活動,表達客家先民對風調(diào)雨順、國泰民安的祈愿。
資料來源:龍巖市人民政府網(w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