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過4天,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將在福州開幕。擁有7000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淀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福州,將再度吸引世界的目光。
水榭戲臺、芙蓉園、羅氏綢布莊……承載著古城氣韻的福州古厝,賡續(xù)著閩都千年文脈,是歷史對有福之州的饋贈?!氨Wo好古建筑、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,保存城市的文脈,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?!鄙鲜兰o90年代,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、福州工作期間,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,提出許多具有前瞻性、戰(zhàn)略性的思想理念,進行了一系列具有開創(chuàng)性、引領性的探索實踐,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。
上下杭。記者 葉義斌 攝
“對待古建筑、老宅子、老街區(qū)要有珍愛之心、尊崇之心?!苯陙?,福州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、關于文化遺產保護重要論述精神、《〈福州古厝〉序》精神,出臺保護政策、建立保護機制、培養(yǎng)人才隊伍,著力抓好名城、街區(qū)、風貌區(qū)、文物建筑等保護修復,完成重點文物修繕工程226處,古建筑、歷史建筑1300多處,打造17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(qū),保護整治了261條傳統(tǒng)老街巷,初步構建起全市域、全體系、全要素的名城保護格局,奏響新時代福州文化遺產保護的華彩樂章。
古厝保護 持續(xù)推進
“百貨隨潮船入市,萬家沽酒戶垂簾”,道出歷史上的臺江上下杭商貿盛景。當年,上下杭商行、貨棧云集,興盛時有二三十家經營綢緞、布匹的商家,其中以羅翼庭經營的羅氏綢布莊為最。
位于下杭路181號的羅氏綢布莊,始建于清代,氣派豪華,古厝共四進,占地面積1100多平方米,主座面闊五間,進深五柱,院落內的半拱、雀替、懸鐘等木構件精美,特別是位于院落第三進的通長杠梁是上下杭古厝中最長的杠梁,長達13.24米,乃鎮(zhèn)厝之寶。但曾經風光無限的羅氏綢布莊因年久失修,一度破損嚴重。
2018年,福州啟動羅氏綢布莊保護修復工程,搬離了工廠、倉庫,厘清了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的電線。負責指導羅氏綢布莊修復的國家文物局古建筑專家?guī)斐蓡T、古建筑專家陳木霖告訴記者:“古厝內的木構件美則美矣,但破損較為嚴重,像古厝內的懸鐘等已經殘缺,依稀可見雕刻的是人物,下半截已無法辨認出原有的模樣。”為此,修復人員查找了大量的歷史資料,并走訪了數(shù)位“老福州”,均無收獲?!靶迯瓦^程中,我們便讓殘缺的懸鐘保持現(xiàn)狀,因為殘缺也是一份歷史信息。我們在古建筑修復中,要遵循‘最少干預’的原則,修舊還舊。”陳木霖說。如今,羅氏綢布莊已被活化利用為福州市非遺展示館,向人們展示福州古厝、福州非遺風采。
上世紀90年代,福州出臺《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條例》,在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領域屬率先之舉。近年來,福州市接續(xù)傳承,相繼頒布一系列名城保護法規(guī)等規(guī)范性文件,編制《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(guī)劃》等32項專項規(guī)劃,持續(xù)推進古建筑和文化遺產保護。
福州還健全古建人才培養(yǎng)機制,培養(yǎng)古建筑修復的工匠人才;建立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專家?guī)?,組織規(guī)劃、建筑、文保等領域專家,參與歷史建筑認定、修繕方案審查、施工指導等,為福州古建筑保護修復提供強有力的專業(yè)技術支撐。
活化利用 傳承文化
“素影沉沉對蝶飛,金沙礫礫窺魚泳”,福州觀賞金魚培育技藝是福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。坐落于塔巷79號古厝的國潮金魚博物館,是福州觀賞金魚培育技藝展示基地,也是全國首家金魚博物館。這座始建于清代的建筑,占地466平方米,共有前后兩進。
步入博物館,可以看到原院落一進、二進的左右?guī)扛鞔罱艘粋€密閉展廳,展出來自10多個國家的約100個品種3000多尾精品金魚?!霸诖罱ㄕ箯d的過程中,為保護古厝,我們沒有破壞原建筑的規(guī)制和肌理,在活化利用中做到可逆性,也就是可以恢復古厝保護修復后的原有風貌?!辈┪镳^相關負責人說。
在三坊七巷現(xiàn)存的159座明清古建筑中,最富詩意的,莫過于位于衣錦坊的清布政使兼按察使孫翼謀故居。它不僅是三坊七巷最大的宅院,還是我市目前留存的唯一擁有水榭戲臺的古厝,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當水榭戲臺傳來陣陣絲竹聲、人們如癡如醉之時,也許很難相信,2006年前,水榭戲臺一度破敗不堪。“老福州”齊上志回憶說,當年他多次到水榭戲臺,看到戲臺被改造成民房、兩側的雪洞被改成通道、雕刻精美的藻井遭蟲蛀、觀戲的樓閣卷棚腐爛坍塌……
水榭戲臺啟動修復后,遵循“修舊還舊”原則,拆除搭建的居民樓,將工廠搬離,對假山、雪洞進行修復,同時按舊工藝、舊材料對糟朽的木構件進行修復,并順利通過國家文物局驗收。如今,這里已被活化利用為福州地方戲曲的演藝場所,閩劇,福州評話、伬藝等在此常態(tài)化演出,市民、游客也可在此樂享古人的雅致生活。
長期在水榭戲臺演出的福州傳統(tǒng)曲藝表演者許堅心告訴記者:“近幾年,我發(fā)現(xiàn),觀眾中除了老人,還有不少年輕的面孔,讓我看到福州傳統(tǒng)曲藝傳承弘揚的希望。水榭戲臺的活化利用為傳承、弘揚福州地方戲曲提供極佳的平臺?!?/p>
漫步福州各歷史文化街區(qū),你可以看到,葉氏故居被活化為省非遺博覽苑、芙蓉園化身福建省沈紹安漆藝博物館、羅氏綢布莊化身福州市非遺展示館……活化利用后的古厝成為人們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場館,古厝“活”了起來、“火”了起來。
以點擴面 立體保護
古厝是點,歷史文化街區(qū)是面。以點擴面,我市對三坊七巷、上下杭、朱紫坊、煙臺山、梁厝、船政文化城等街區(qū)內的文物建筑,進行重點保護修繕,并以此輻射帶動成片保護,打造全方位立體保護體系。
“千層石樹遙行路,一帶山田放水聲”,這是位于三江口的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(qū)的真實寫照。走進街區(qū),這個“都市最美村落”已芳華初綻:省級文保單位梁氏宗祠露出修繕后的面貌。街區(qū)項目負責人劉昌飛告訴記者:“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(qū)保護修繕工程分多期進行,一期已基本完成,街區(qū)內清代民居藍灰厝已活化利用為大眾茶館,成為人們休閑、品茗的好去處。”望著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(qū),生于梁厝、長于梁厝的民俗專家梁振榕欣喜地說:“兒時的梁厝回來了!”
找得到兒時記憶,記得住鄉(xiāng)愁。今年,福州對外開放的冶山、新店2個遺址公園,把歷史久遠的閩越先民生活生產的情景展現(xiàn)在世人面前。此外,屏山、于山、烏山、朱紫坊、上下杭、煙臺山等處的歷史遺存接近全面修復,馬尾船政、鼓嶺等意義獨特的片區(qū)加快修繕,“千年閩都”魅力綻放。
去年12月底,福州印發(fā)實施《開展新一輪古厝普查登記和保護利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》,在全域范圍內掀起新一輪古厝普查登記和保護利用專項行動,形成更加完備的不可移動文物建議名錄、歷史建筑建議名錄和傳統(tǒng)風貌建筑建議名錄,對瀕危文物、歷史建筑、傳統(tǒng)風貌建筑進行搶救性保護。(記者 吳暉 楊瑩)
與此同時,各縣(市)區(qū)也結合自身特點探索成立專門機構、出臺相關舉措,切實加強歷史建筑日常保護管理。如,永泰縣成立古村落古莊寨保護與開發(fā)領導小組辦公室、晉安區(qū)探索實行歷史建筑日常管理責任“樓長制”等。各具特色、齊抓共管、層層守護的保護格局在榕城大地持續(xù)走深走實。
作者:吳暉 楊瑩
資料來源:中新網福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