仡佬族的名勝古跡不少,“樂登橋”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貴州?羅城縣縣城西南四公里處,為圓形三孔石橋。最初建于明洪武18年,為羅城縣較著名的建筑。橋身由方形石塊堆砌而成,且方形石塊經過雕琢。橋墩尤為精美,橋兩邊有通向橋身的石階。兩邊各有一只石狗。
“開元古寺”位于縣城南面約4公里處,屬于東門鎮(zhèn)平洛村。寺廟始建年代尚不明確。清光緒24年(公元1898年)重修。古寺由前殿、中殿、后殿、廂房和天井等部分組成,占地面積4余畝。中殿正脊有墨書“大清光緒貳拾四年歲次戊戌季秋谷旦……暨九甲紳民人等重修棟”。中后殿之間兩側分別有一個月亮門。該寺1987年已經被縣人民政府批準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“劉三姐的出生地”。相傳廣西羅城的藍靛村便是劉三姐的出生地,此地為劉氏所居。在村后山左側凹陷進去的地方,便是三姐的居所。宋元年間,藍靛村族人在村后山建立“歌仙劉三姐廟”。并修建了石板橋、石拱橋,分別命名為“妹橋”“連心橋”等。村頭設立“劉三姐”像,并在對岸設有“莫大人”像。
里樂村距離藍靛村十里,該村設有“三姐對唱”“鯉魚跳龍門”等景觀。劉三姐也蹭來這里觀光傳歌。如今,劍江村頭設有"三姐望鄉(xiāng)"一景。附近的對面山有“秀才看榜”、“孔雀開屏”等奇觀。
仙女洞,坐落在貴州遵義自治縣西北角仙女洞自然保護區(qū)中,即芭蕉山東北坡,距離縣城大約60公里,與梅江相鄰,實石灰?guī)r溶洞景區(qū)??煞譃樯?、中、下三洞,三個洞之間高高低低,,參差錯落,景色不盡相同。最下邊的洞與江岸為鄰,洞口頗為寬敞,且有一個高10多米的鐘乳石柱,有如仙女亭亭玉立。中間的洞海拔700米,與下洞的距離約為220米,中洞洞口寬6米,高3米。上邊的洞海拔1050米。洞口處時常有云霧繚繞,且相傳洞中收藏有兵書、寶劍等。
仡佬民族文化村。即洛龍鎮(zhèn)大塘村。該村地理位置特殊,是貴州省、重慶市的交通要塞,并且與武隆縣黃鶯鄉(xiāng)為鄰,距離道真縣城67公里,而距武隆黑天平索道旅游區(qū)僅僅3公里,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(qū)仙女山為45公里,全村仡佬族苗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0%以上,交通便利,現(xiàn)代設備發(fā)達。村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。且生態(tài)良好,森林覆蓋率達80%以上,自然資源極為豐富。村平均海拔1500米,夏季為避暑圣地,冬季白雪皚皚,可觀賞雪景。具有較大的旅游發(fā)展前景。
參考資料:
1.仡佬族 百度百科[參考日期:2017年1月15日]
2.仡佬族 360搜索網[參考日期:2017年1月15日]
3.仡佬族古跡 中國民族網[參考日期:2017年1月15日